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特稿】传奇的科尔沁马:民族赛马业的未来?

评论手机客户端2019/8/23 9:29:35 来源:第一赛马网 作者:刘向 编缉:刘向
TAG标签:科尔沁 马业 
摘要:科尔沁马产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的科尔沁草原,以高林屯种畜场为中心产地。自1950年开始,先后引入三河、顿河、苏高血、阿尔登等品种种马,经历了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长期进化过程,形成了现在的科尔沁马。

科尔沁马产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的科尔沁草原,以高林屯种畜场为中心产地。自1950年开始,先后引入三河、顿河、苏高血、阿尔登等品种种马,经历了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长期进化过程,形成了现在的科尔沁马。

 

科尔沁大草原是中国著名的“中国马王”之乡,居住着130多万蒙古族同胞,占全国蒙古族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马,对于科尔沁草原有着非凡的意义。千百年来,蒙古人把骏马看作极其高贵的牲灵,在科尔沁草原上,人与马的情感故事到处传扬。

 

从游牧民族的重要生产工具,到跟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战四方,再到如今成为一个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马产业,科尔沁马以“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续写了一段又一段传奇……


image.png

科尔沁马


无处不在的马文化


在蒙古族民歌中,几乎每首歌都有“马”。美丽的姑娘把情人比做骏马,勇敢的小伙子把英雄喻为骏马,成吉思汗把他最得力的八员战将称为“四犬”“四骏”,关于马的格言颂词更是数不胜数。


101.gif


对于蒙古族而言,马是神圣和吉祥的象征,蒙古族最美好最圣洁的祝福是“嘿毛日”,意思是“幸运之马”。他们对长大成人的孩子的祝愿是“脚及马蹬,手及马鞍”。蒙古族人迎亲必须骑马,小孩出生送马,女婿上门送马,甚至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中“男子三役”的最高奖赏也是“配鞍戴嚼的骏马”。

 

蒙古族对关于马的称谓亦是堪称一绝。根据口齿年龄称一岁马为“沃那嘎”、二岁马为“搭嘎”、三岁马为“乌热”、四岁骟马为“依斯格勒乌热”。母马叫“别得斯”,种公马叫“阿吉日嘎”。

 

蒙古族对马“朱斯目”(毛色)的区分也是非常精确的。例如,汉语把棕红色马统称为枣红马,而蒙古语中枣红马又可细分为红枣骝马、黑枣骝马、紫克栗枣红马、黄克栗枣红马、胭脂红枣骝马、白蹄枣红马等。

 

传奇的科尔沁马


著名的蒙古族赞祝词《科尔沁马赞》这样写到:

 

万马之首
千骏之冠
速如箭簇
此乃乌珠穆沁宝马之后
苏尼特公马之精血
科尔沁母马之良驹
稀世珍宝
科尔沁蒙古马

 

科尔沁马的特点是:头大、斜颈、鬐甲高,体质紧凑、结构匀称、颈肌丰满、蹄质坚实,鬐甲高而厚,胸深膨肋、背腰平直、毛色整齐……


 image.png

科尔沁马


“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白岔的铁蹄马”是科尔沁马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在昔日的战场,还是在今日的赛场,科尔沁马不失草原的血性,奋勇拼搏,勇夺佳绩。

 

科尔沁蒙古马被公认是蒙古马中的上品。在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科尔沁马几乎包揽了全国所有赛马比赛的金牌。曾多次代表内蒙古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均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1992年,全国首届金马杯“中国马王”大赛中,科尔沁骑手扎那骑着他名为“突茹”(第一的意思)的栗儿马,勇夺全国第一个“马王”称号。


1996年,在国家体委和中国马术协会举办的中国杯马王争霸赛中,科尔沁骑手那达木德和他的枣骝马荣登冠军宝座,成为又一位马王。


2003年,全国第七届民运会,科尔沁马得三块金牌,内蒙马术队得三块金牌。


2019年,通辽市马术队在第十一届全国民运会马上项目比赛上喜获12枚奖牌。

……


悠久的马文化焕发现代产业之光


科尔沁悠久的马文化以及优越的草原自然条件,带给当地现代马业的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珠日河赛场、博王府赛马场,科尔沁马城,一项项工程、一个个培训机构与马文化主题博物馆、马业特色旅游等马乐园纷纷崛起,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


image.png

科尔沁马城项目

 

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徐浩涛说:“通辽市政府近年来在推动马产业发展,加快马文化品牌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马产业、旅游产业、休闲体育产业和众多文化领域相结合的融合发展。”

 

著名马评人、赛马专家陈彼德(陈广新)对科尔沁马产业发展的未来非常看好,他说,“内蒙古是除了新疆之外的第二个在政府层面出台促进现代马产业发展规划的地方,并且在硬件上有两大赛马场和自己民族马——科尔沁马,在软件方面有深厚的马文化和群众基层。”

 

陈彼德(陈广新)建议当地政府发展纯民族马赛,打造纯血科尔沁马赛事,“这是发展当地马业很好的方向。”


image.png

科尔沁草原


从游牧民族的重要生产工具,到跟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战四方,再到如今成为一个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马产业,科尔沁马以“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续写了一段又一段传奇……

 


蒙古科尔沁部落的由来

 

蒙古科尔沁部是以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撒尔后裔为领主的部落集团。科尔沁部始祖哈撒尔为也速该次子,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二弟,生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他从少年时代起辅佐成吉思汗,为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大蒙古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蒙古高原的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即今鄂嫩河)畔聚会,铁木真被一致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开始了蒙古史上的新纪元。成吉思汗称帝前,曾在其帐殿周围设立一支卫队,哈撒尔为兀勒都赤(指挥者),负责斡耳朵(大汗营帐)的警卫和监督的重任,成为大汗的佩刀保卫者、勇猛的扈从、得力的助手。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加强和扩大“怯薜”制度,扩编带弓箭的“豁儿臣”即科尔沁护卫军。


 image.png

科尔沁部落


“科尔沁”一词源于鲜卑语,意为带弓箭的侍卫。科尔沁军事机构为“怯薜”执事之一,从各“千户”、“万户”中精选年轻力壮、武术高强、箭法出众者组成二千人的“科尔沁”,连同“各千户内选拣得宿卫八千人”共同组成一万人的亲军。科尔沁这个军事机构,平时是负责护卫“帅帐”的卫队,战时为冲锋陷阵的主力。到了15世纪初,“科尔沁”由军事机构的名称演变成哈撒尔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成了著名的科尔沁部。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若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及时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评论